21/09/2018
專題討論 (四)
K. 社區慈善模式: 「如何促進當地社區的參與?」
演講嘉賓:
- 陳恩怡 RS Group創辦人兼主席
- Clotilde PEREZ-BODE DEDECKER 美國水牛城社區基金主席兼行政總裁
- Catherine LOH Community Foundation of Singapore行政總裁
主持人:
- 李家仁 Asia Value Advisors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演講開始時,李家仁先生先強調至今在論壇收集所得的觀點:我們所有人對慈善事業的不同風格都有更深入的了解,明白到不少慈善機構正努力在不同地域上爭取達至各種目標,亦認識到如今有社會效益債券等創新工具的出現。為方便討論,演講嘉賓形容「社區慈善模式」可以讓社區建立屬於自己的力量與聲音,這種模式可以擁有自己的資產,包括金錢、技術、知識、社群、文化遺產及網絡,方法是結集資金、知識、技術等不同力量,再配合社區本身的社會文化背景,將結集所得的力量用諸各種所需的用途上。社區慈善模式的運作理念是將資金集中應用於更設想周到的用途之上。
Clotilde Dedecker女士執掌美國水牛城社區基金,該基金會於1919年成立,現時持有資產達4700萬美元。社區慈善模式的概念源自二十世紀的美國。當時,福特基金會和洛克菲勒基金會等家族基金相繼成立,而不少社區的資源並不足以自行成立基金會,因此受到啟發開始思考如何參與其中。社區基金會的概念由此應運而生,降低了成為施予者的入場門檻。如今,全球共有1800個社區基金會,大部分位於美國及英國。
演講內容開啟了關於社區慈善模式如何在亞洲興起的討論。演講嘉賓認同新加坡擁有儼如文化大熔爐的社會特色及豐厚的國家財政資產,成為社區慈善模式發展的先鋒使社區慈善模式得以崛起。Catherine Loh女士在十年前成立Community Foundation of Singapore,她希望社區慈善模式能夠在新加坡以至亞洲其他地區不斷發展。她認為有別於1960至1980年間的發展情況,亞洲的私營基金會數目在過去20年的增幅停滯不前。部分阻力源於嚴厲的法律及規管架構有欠靈活,以及避免成立基金會所致的資本風險。她看準機會,認為政府可運用風險資本支持新成立的基金會,致使這些基金會在成立之初可以承受更多無法收回的固定支出。另一方面,捐贈者相互間及捐贈者與社區之間的強大信任,亦有助集中力量爭取持久成效。演講嘉賓接著討論,可仔細挑選一些代表來建立與社區之間的信任,這些代表必須能夠體現一些具啟發性的價值與道德觀念,並且來自不同背景,有著足以引起外界共鳴的意識形態。
討論內容逐漸集中探討如何維持香港社會對慈善事業不斷投入及提高興趣。RS Group的陳恩怡女士論及,香港社會對私營基金會興趣日濃,但業界暫仍未能物色到建立社區慈善模式的機會。演講嘉賓建議香港應借鏡英、美兩地的最佳實踐案例,但必須因應亞洲(特別是香港)的獨特文化加以調節運用。她亦贊同Loh女士的建議,認為應投放資源於研究工作,以便更加集中力量解決香港社會仍未獲得滿足的無形需要。她表示,2014年的雨傘運動顯示香港社會結構正在減弱,社會差距不斷擴大,香港社會急需加強凝聚力,而社區慈善模式正是達至相關成果的有效途徑。
Loh女士敍述由於現實需求不斷轉變,慈善事業正經歷重大變遷。如今,社區所需要的不僅是補助及直接投資,還需要技術提升及知識轉移的支援方案。因此,慈善組織必須提供更多元化的方案,並在整個生態系統中尋求更緊密的夥伴關係。此外,社區實際需要與捐贈意向之間亦存在錯配現象。Loh女士與Dedecker女士兩位均說,大部分捐贈者對教育、婦女及兒童服務較感興趣,但目前有跡象顯示,其實很多範疇都資源不足。演講嘉賓強調,為解決此一問題,社區慈善組織投資進行研究工作變得更重要,而且必需評估狀況致使捐贈意向可更加切合實際需要,並且依據更穩妥的基準來估量相關的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