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演讲(三) 未来大都市的重塑以应对气候变化
12/09/2023
主题演讲(三)
未来大都市的重塑以应对气候变化
演讲嘉宾:
- Christiana FIGUERES 节目「Outrage+Optimism」联合主持人及前联合国气候变化总干事
- Amitav GHOSH 得奖作家 (Jnanpith 及 Dan David 等奖项)
主持人:
- 邱腾华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前环境局局长及前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
这场讨论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前环境局局长及前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先生主持,演讲嘉宾包括节目「Outrage+Optimism」联合主持人及前联合国气候变化总干事 Christiana Figueres女士及得奖作家Amitav Ghosh博士。
对话首先指出《巴黎气候协议》目标的后续既成功却又令人失望。Figueres女士提到,尽管巴黎气候目标令世界各地制定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计划,并乐见开发技术日渐成熟,令电动车和太阳能成本显著下降,但由于政策执行乏力,实施进展缓慢。
Ghosh博士指出,南北方国家在采纳以气候为重点的政策和干预措施方面的热衷程度存在相当差异,并以印度孟买为例。在南方,追求经济繁荣和增强地缘政治实力,往往优先于气候目标的考虑。这种态度某程度反映连串历史上出现的不公现象,令南方国家资源贫乏,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威胁。他解释,人们更加意识到「气候还原论」,提醒大家有必要评估研究其他增加气候风险的因(例如:不受监管的房地产发展项目)。
Figueres女士持不同意见,认为这些不公确实存在(而且需要被正视),但世界不应因为这些不公而停止行动。相反,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可以为南方国家带来进步的机会,尤其是它可以实现技术大跃进。她又以中国在风能及太阳能投资方面的领先地位为例,成绩显著,证明各国应装备自己,在低碳未来提升竞争力,实在有利国家发展。
由于公益慈善事业在这方面可迅速填补缺口,在支持不同国家采取适当的气候行动上发挥重要作用。Figueres女士提到,公益慈善事业定要加大其在气候行动方面的贡献(目前只占约2%),因慈善资金可迅速投放部署,有效促进多方合作去降低风险,并推动创新。Ghosh 博士特别谈到公益慈善事业有效确保气候解决方案,能够反映到自然环境和地区社群的声音。演讲嘉宾们认为,公民社会组织甚至宗教组织,亦可营造社会压力以引起决策者关注相关议题。
两位嘉宾均同意必须采取气候行动,但一般通用方案并不适用,应适度作出微调配合经济发展,正如Figueres女士所说,「我们必须勾划出一条具雄心但务实的转型路线。」